自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集體學習后,“區塊鏈”在市場中急速升溫。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虛擬貨幣”,而以此為標的的衍生品更是風險難估。日前,香港證監會再次對投資者的相關投資發出警告。
自10月2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首次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集體學習后,“區塊鏈”在市場中急速升溫。不過,需要注意的是,“區塊鏈”≠“虛擬貨幣”,而以此為標的的衍生品更是風險難估。日前,香港證監會再次對投資者的相關投資發出警告。
香港證監會發公告警告虛擬資產期貨風險
11月6日,香港證監會發出有關虛擬資產期貨合約的警告,告誡投資者注意在香港購買虛擬資產(例如比特幣)期貨合約的相關風險。
港監會表示,雖然虛擬資產期貨合約各具不同的條款和特點,但普遍允許投資者就相關虛擬資產在某個未來日期的價格進行投機活動的工具。由于這些期貨合約大部分都不受監管及高度杠桿化,所以被認為具有極高的風險。
那么,具體來看,虛擬資產期貨到底有什么風險呢?
港監會指出,一是虛擬資產期貨合約下的虛擬資產價格極端波動。由于相關虛擬資產難以估值,因此為投資者在對虛擬資產期貨合約進行可靠估值方面帶來重大挑戰。
二是虛擬資產期貨合約的高度杠桿化性質,會令投資者所面對的風險倍增。三是,這些產品的復雜性和固有風險可能會令一般投資者難以理解。
對于上述的虛擬資產期貨,香港證監會也闡明了自己的監管范圍和權利。在同日發布的監管虛擬資產交易平臺立場書中,香港證監會表示,并無權向僅買賣非證券型虛擬資產或代幣的平臺發牌或對其作出監管。由于此類虛擬資產并不屬于《證券及期貨條例》下的“證券”或“期貨合約”,故此由這些平臺所經營的業務并不構成該條例下的“受規管業務”。在現行的監管框架下,只有向客戶提供證券型虛擬資產或代幣交易服務的平臺,才屬于證監會的監管范圍。
溫馨提示:請遠離場外配資,謹防上當受騙。
相關推薦
- 芝商所:聯手Kpler 擴大全球天然氣基準期貨和期權交易
- 11月13日,全球多元化衍生品交易所芝商所(CME)與能源市場船貨追蹤公司Kpler共同宣布,Kpler的用戶將可以在CMEGlobex平臺上交易芝商所的液化天然氣以及天然氣期貨和期權產品。
- 芝加哥商品期貨交易所 期貨合約 期貨 期權 0